• 今天是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
  •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强边固防风采录
    杨俊:退役不褪色,国有召、召必回!
    发布时间:2022-01-28 10:34 点击数:1995次 来源:临沧日报

   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临沧,镇康、耿马、沧源3县与缅甸接壤。在近300公里的边境上,遍布密林小道,界河窄浅,边民往来频繁,口岸通道众多,致使临沧边境管控和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。疫情发生以来,临沧各个边境县严阵以待、严防死守,以“镇守边关、视死如归”的决心和意志,全力打好疫情“外防输入、内防扩散”阻击战。

    临沧边境3县共设疫情防控卡点712个,日均投入执勤值守约1.4万人,无数党员干部和边民同胞奋战在边境抗疫一线,村村是哨所,户户是哨卡,人人是哨兵。他们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坚决不让一例病毒流入神圣的国土;他们夜以继日,严防死守,用血肉之躯活成一座座界碑……他们的身份为党员、民兵、公安干警、村民,现在,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临沧守边人。

    从今天起,本报将带大家一起,走进临沧守边人的故事!

    勐捧镇属于镇康县沿边3乡镇之一,北与保山市龙陵县勐糯乡隔怒江相望,西与缅甸掸邦接壤,有酸格林、岔沟、包包寨、忙丙4个抵边行政村,边境线长21公里。

    2020年除夕夜,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退役军人、勐捧镇武装干事杨俊,没有丝毫犹豫,第一个主动请战,打起行囊与6名民兵一同到了临沧市与保山市交界点龙镇桥驻守,一干就是60多天。期间,他与执勤民兵共查验车辆900余辆,排查登记5000余人,劝返1200余人。

    两年来,作为勐捧镇民兵连副连长,杨俊全面负责勐捧镇21公里国边境线上11个执勤点上驻守的100多名民兵的管理。执勤点大多位于崇山峻岭中的羊肠小道,环境恶劣、条件艰苦,民兵们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轮流值守。山高路远、道路崎岖,杨俊每天奔波于各个通道卡点之间,轮流巡防各个片区,巡查民兵值班值守和边境管控情况。

    21公里的边境线上,杨俊记不清已经走了多少次。“有时候一个来回就是几个星期,哪里有情况就奔向哪里,哪里有困难就积极跟上级沟通协调解决。”白天,他翻山越岭,了解各个卡点的情况,饿了啃硬馒头,渴了喝山泉水,累了眯眯眼;晚上还和民兵们一起巡查,确保每个卡点做到万无一失。

    为规范管理好勐捧镇所有驻守民兵,杨俊带头签订责任书,要求民兵卡点全天轮岗值守,不放过任何一名非法偷渡人员,自己更是以身作则。一次,他和另一名民兵兄弟在林中巡查时发现两名欲偷渡人员,两人拿出砖头一样大的钱包,伸手一挥说:“放我们过去,给你们1人5000。”见杨俊不为所动,那人又一挥手:“1人10000!”杨俊两人不由分说上前将其控制,并用对讲机叫来附近巡查的民兵,将欲偷渡人员移交公安部门。“如果给点钱就放行,我们这么多人辛苦守边还有什么意义!”杨俊说。

    杨俊出生在一个党员之家,外公、祖父是党员,父亲、母亲、弟弟、妻子都是党员,妹妹是支援缅甸的医务人员。父亲曾患有脑梗,母亲2007年被查出乳腺癌,妻子在象脚水完小任教,家里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。两年来,杨俊奔波在守边第一线,经常几个月不能回家,家里照顾孩子和老人的重担就落在了爱人身上,她从没有过一句怨言。

    “我们年纪大了,身体也不好,为国家和人民做不了更多的事情,就让我们的儿子去做吧。”杨俊的母亲说,儿子日夜奔走在边境线上,既心疼他辛苦,又担心他的安危,常常半夜躲在被窝里哭,却没有说过一句要儿子回来的话。

    “我很幸运,有一个无条件支持我的家庭。我和民兵兄弟们一起守好边境、守好家乡,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。”杨俊说,“我是一名退役军人,也是一名党员,国有召、召必回是我的使命,在养育我的这片热土上,为家乡人民做贡献,我很自豪。”

    临沧融媒:字学林 张庆华 张润芝 杨巧 金维娜 张正霖

    镇康融媒:罗新珍 赵伟 董文静

    沧源融媒:蔡永祥 李汪兴


    镇康新闻网 主办:镇康县融媒体中心
    联系电话:0883-6635139 邮箱:zkxwxb @126.com 工信部备案号滇ICP备09047472号 建议使用IE7浏览器 分辨率:1024*768
   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 copyriht@2011-2012 by www.zhenkangnews.cn all rights reserved